15 八月 2016 YEAR

《開示》 聖喜長老 —— 無明不是我

目前對無明有很強烈的感覺,因為他很實在,所以起強烈的貪嗔癡。

有多少無明?

當別人看我希望實在,我可能會討好等,當我希望別人是實在,我可能會期待要求等,當我認為能力實在,我會驕傲等。瞭解很好,因為無明像山一樣高。

就一點點把山消除了,到最後就會平。

看阿含經,佛陀一說法,就很多人證悟,無明滅等,我好羡慕,好懷念佛陀。

如果你出生在佛陀時代,你可能很快證悟,因為那時代跟現在不同,如果佛陀出生在這時代,可能不會有那麼多人證悟,因為那時代比較單純,環境、教育、資訊等等都影響我門的心,所以現在人要消除無明比較慢。

像以前佛世,生活很簡樸單純,現在人變的複雜,越教育心越複雜,比較起來,佛世時,人無明5%,現在50%。

面對無明,覺得自己笨又遲鈍,眼睛閉上檢討過去,知道原本無我看成有我,眼睛張開,依然是實有的,要很作意,很久以後才會想起無我。

所以,練習一兩次觀禪是不夠的,所以我門要持續不斷關照。

看身心名色,看心的時候,不要想這是我的無明,只要認知這是心,無明的存在,這心裡無明產生時,心產生什麼反應,看成實在、或者恒常、或是有自性,如果取出無明,心又會有什麼反應,什麼因造成覺得實在,什麼樣的因可以去除無明,瞭解之後就知道怎麼做了。

瞭解無明,不要把它認知是我的無明,只要認知這是心就好。

所以,我們每次看東西,不要加入我見,要看成無我的,如果看你的心,不要想這心是我、我的,這只是心,是什麼樣因造成的,瞭解這個現象。


於南傳佛教開示 2016 年 08 月 15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