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師問:禪修好嗎?
我:還好,有時坐太多會累,累就休息。但還蠻快樂的,瞭解緣起法,在法裡很開心。
禪師:觀緣起的因果很重要,比較容易瞭解到無我法,因和緣也很重要,所以因和果、因和緣都是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無我。能夠瞭解無我是佛教很重要的教法,如果不瞭解無我,就會在你、我、他裏牽扯,所以,如果知道無我,就可以知道自然法則,然後就容易去除掉自己的苦,接著就更容易瞭解四聖諦。
我:因果是現在做的功課,所以瞭解,因和緣要怎麼瞭解?
禪師:其實都是一樣的,都是以因為基本,但這緣是一個結果,也就是果為緣的結果,因緣法的緣造成因果法的果,緣是因果法的果,果是因緣法的果,好好的瞭解,就很容易瞭解無我。舉例來講,幾年前這個建築物是沒有的,他只是完全的空地,九、十年前,開始第一個念頭動起來,我們要開始來做一些東西,第二、三個念頭就跟著來,很多念頭就一起累積起來,那一個念頭來想要有磚頭,磚頭就來,一個念頭說要有水泥,水泥就來,另外一個念頭說開始要做建築的東西,就開始動起來,那所有建築的工作與材料都是因,但這建築裡面有好幾百萬的因,但果只有這個建築物,那些磚塊、水泥都怎麼產生?其實都是從我們心念裡面產生出來,很多很多的材料來了,我們看到的只是這裡有一棟建築在這,沒有看到這個因在這,只是看到這個外表說很好,這裡有棟建築。看車子也是一樣,看到車子的外表說,這車很好,很新、很舒服,看到新車都會心動,當追朔他的因果內在,你會看到那一輛車會產生,都是由於那心念不斷累積起來,第一個就是把金屬材料從土地裡面搜集,加熱變成零件,之後才有工業設計師設計好,之後才有再生產各式各樣的零件,所以,就是這樣不斷累積這些東西後,再集合起來才會產生一輛的車子出來,當一輛新車到我們面前來,我們就會說真好,好棒的車,可是你往內再看,裡面有非常多的原料,但你看到這些原料從泥土開始做成,到後來變成車子的零件,這樣的改變是因為這個念頭,同樣的這些零件還是會再改變一次,因為我們不可能去持續他,讓他永遠都在那裡,這樣看他就知道什麼叫做自然,知道什麼叫自然的法則,世間一切事情都是因和果。
我:瞭解。現在再做的就是這個功課,就是這樣觀,看某一刻,那一刻有遠的因、上一刻的因和當下的因,他們造成當下的果,但這個果也會流動,下一刻下一刻都會看到前面的影響到後面,所以有看到無我,但心不是很開心,但還有我執的不快樂、不甘願,還在努力。不能作太快,要慢慢做,作太快,就衝擊太大,不想動。
禪師:這是一個很大的主題,很大的業處,在佛教修持裡非常重要的業處,佛陀的證悟也是因為修因果法才證悟,佛陀那時在夜晚證悟時,那天白天他不斷累積他的定力,到了晚上他就開始修宿命通、天眼通等等,而在清晨太陽還未出來時,修因果法,因為這個因果法就能證悟,所以你如果完整就修完這因果法也能證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