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 九月 2016 YEAR

《開示》 聖喜長老 —— 觀生滅

修觀的人要看三部份:
1.所有一切萬相生起之前;
2.之後他會滅去;
3.及滅去之後。

這個世界在生起之前是空的,之後就會持續,是住,之後會有變化,是異,之後他會消失,不只世界如此,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,在我們出生之前,並沒有這個人,接下來他會持續這個生命,這個生命會不斷的變化,然後又不斷的延續,一直交替變化延續,到最後這個生命會結束,生命結束後又是另外一生,所以我們看,三十年前可能沒有我這個人存在,五、六十年後,可能我的生命也不存在了,這個生命升起了以後,他持續的延伸變化、持續的變化,之後就結束了,就這樣去觀空,看這個生也是空,看這個結束也是空,開始的時候是空,滅的時候是空,這就叫做生和滅、生和滅,這就是對一切萬法的自然法則。

我們在這的這個房子,十年以前沒有,因為某某原因,所以他產生了,然後他一直持續的在這裡,現在他目前也還存在在這裡,十年前他是沒有的,我們稱之空,未來他也消失不見,我們也稱之為空,在他出現與消失的中間,他就不斷在變異,一直在改變、改變。我們的身體也一樣,還有世間一切的因緣法都是一樣,譬如聲音,聲音沒有生起之前,我們覺得很祥和寧靜,可是聲音起來以後,他就生起,然後就持續一直出現、一直出現,之後聲音就會停了,所以,一開始時,沒有這個聲音,現在聲音也沒有了,可是中間就是不斷有聲音在變化、在變化,這種觀生滅的方法,是特別給修觀禪的人講的,要知道什麼是生和滅,什麼是生和滅。
用這個方法去訓練你的心,持續如此,你的智慧、瞭解力、快樂就會來。

剛剛講的那些是生和滅的知識,那種智慧,如果我們修這個方法,將會對我們的心產生什麼變化呢?
(答:我們的心將會更堅強、心力會更強)


這樣去觀生滅的時候,就是可以降低連續組合的概念,那種組合性的概念,我們看這個世界的時候,我們認為這世界是美的、好的,然後看到他、看到人我,當我們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,去把他降低,去把它破解那種連續組合性。我們一直都在呼吸,我們一直覺得呼吸一直在持續、在持續,可是,我們會以為這種連續組合一直是真的,但你去看,一個呼出去的時候,裏面很多生和很多滅,然後你吸進來的時候,也很多生及很多滅,所以他不斷的在生滅,這樣在看他的時候,就是破解這連續組合的概念。任何有連續性、持續性的東西,我們都可以這樣去破解他,去看清楚他。


當我們常常想到有我這個實體存在,或想任何組合密集存在的時候,通通可以去觀想他、去破解他,譬如這個心,早期沒有生起之前,並沒有這個念頭,然後這個念頭也會消失,這個心念沒生起的時候沒有,這個心念之後會持續一段時間,又一定會消失,當這樣去觀看他的時候,就會很清楚什麼叫無我。去破解連續組合的密集,當你破解他時,你的很多蓋會消失,這時快樂就會上升,這快樂就是法喜的快樂。這就是觀生滅的結果。這樣的結果就是把智慧力提升,我們要很踏實的不斷的訓練這顆心。
捨心,是不可能獨自一個人,他有很多好朋友,他的好朋友包括善心所,包括無明,包括智慧、正念、信,全部都跟捨心連接在一起,他一個人不可能過活。
當我們走在路上,看到一個母牛站在路邊,車子跟他按喇叭,那母牛還是呆呆的站在那,這就是一種無明的捨心,那種捨心是不在乎。
但我們身為禪修者,尤其是修觀者,應該瞭解什麼是完整的智慧,我們要把我們的捨心訓練在有用的東西上,要很正念的去修捨心,把正念帶到捨心裡,譬如我們禪修時,不斷增上時,突然有事情來干擾了,那時不要受影響,不要執著在那事情上,這就是有智慧的捨心,不然就不是真正的捨心。



譬如我們都非常祥和的生活在一起,可是突然有一天來了一個人,他跟大家講:”我最大,妳們都要聽我的”,問題就開始產生,我們所有人就開始變的不快樂,同樣的,捨心一樣,捨心可以在裡面互助合作,一起在裡面互相幫助對方,在法上增上,可是他不會說,我現在要表示我比較厲害,我要表現自己,要show out,這樣每個人才都很好,有時捨心會帶來很平衡,可是我們把這件事跟我們的心比,有個外來的人要表現自己很厲害,要管理其他的人,譬如聖法長老及其它長老,包括老師自己,如果其中一個人自己覺的很棒、很強,樣樣都要人聽他的,這個寺院裡,可能有些人會因為這樣感到快樂,有些人因為這樣感到不快樂,但整個寺院的祥和已經被破壞了,就沒有寧靜。同樣跟我們的心比,嗔很心跳出來,要展現嗔恨,或者傲慢、我慢的心跳出來,要展現自己的時候,這時候,內在就會不祥和、很不舒服,裡面很硬、不柔軟,這時就要用捨心面對,解決問題。有時我們心裡有欲望、嗔心、我慢產生,這時就要用智慧來訓練這顆捨心,才會有寧靜祥和在內在產生。有時這些事發生,是不可能去停止他,但我們就是要訓練捨心,要今天覺得快樂、明天覺得快樂,就要把必要因素增上。


還有時我們有些不善法生起,心裡會產生猶豫、不確定的感覺,這時你的情緒可能就會來。不善法生起是一個,情緒來了是第二個,所以你的不善法是加成兩倍,所以當你嗔恨心來了,就開始責備那個人,所以這時兩個不善法乘以二,所以,就是要有捨心。看到不善法來了或看到嗔恨心來了,要告訴自己說,這是自然的,只是一個不善法而已,用這樣去瞭解他,把這樣的瞭解他力量增上,當你這樣去瞭解他、觀察他的時候,善法的力量就完全增上,因為如果不瞭解他,你的不善法就是兩倍。譬如說我們看到小螞蟻,他們總是很慌張,跑來跑去,跑的很快時,用火燒他,他會更緊張、更怕,跑的更快,就會跳到火裡,因為心就是不知道這個不善法,所以心常常很僵硬、不舒服,僵硬度會提高,所以,第一個最好的方法,就是去接受他、面對他,告訴我們自己說,這個我不喜歡的不善法也是我的好朋友,嗔恨心來到我的心中,她是我的好朋友,我要去接受他,用這樣去觀他的時候,不善法就會往下降。當這些不善法起來的時候,擔心不善法的心也會起來,所以這時的不善法又乘以二,所以,方法就是要把善法的力量增強,看它是自然的,喜歡他也接受他,不喜歡他也接受他,捨心就是當你去接受他時,你的嗔恨等等不善法的力量就會往下降。

當你訓練這顆捨心,就是在訓練一顆善念的心,譬如你生氣了,你訓練這捨心的時候,就是我看到我在生氣,我知道我在生氣了,這個知道和瞭解,就會希望我不要生氣了,這就是捨心。捨心有兩個過程,如兩隻手,第一隻手說我不快樂,這是第一個過程,不善法就會往上,而且一直增加,第二個過程訓練捨心,就是第二隻手去看我不快樂,你看的很清楚這過程的時候,去看那個過程。

我們要破解連續密集的組合,怎麼破解?就是把生滅法看清楚,去看之前沒有,現在再去看,去看生滅生滅,之後去看也沒有,所以,去看那個生滅是第一步驟修觀的知識、方法,這稱為生滅的知識,我們要去訓練他,也可以很普遍的觀生滅,譬如現在行禪,觀腳步,一步接一步,一步接一步,每一步都有一個心念升起,每一步他都會消失,每個時候都有一個新的行動產生,呼吸也是,他會有新的呼吸、新的呼吸,看東西也是,他會有一個新的看,接著一個新的看,聽東西也是,一個新的聽接一個新的聽,這方法就是實際性、踏實的修他。

這會有一個水泉,從地上噴出來,你會看到他一直都有水冒出來,我們會說,很好,有水出來了,這水來了,這水好清淨,可是我們沒有看的是這水不斷冒出來,每一剎那是新的水、新的水出來,同樣,我們不知道這顆心,其實他都是新的心、新的心,他一直在注入的都是新的、新的心,可是我們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,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訓練自己去看他,跟這個水一樣、心一樣,我們要去看他,新的一直來。就像那個水管,它可以有小的分管,當水分到髒的水管,就會變成髒的水,當分到清淨的水管,就會是清淨的水,當你分到骯髒、嗔恨的水管時,或者是很骯髒的妄想執著裏面,他就會分到很骯髒的水管裡,我們增加善念,就是把水管的水分到智慧、或正念的水管、或者禪定的水管,那種清靜的水管一流,每個人都可以用那個水,大家都想用那個水,可是很髒的水管,人家都不要用,所以,所有時間每個當下都是一個新的心起來,當你那個心出來時,你要讓他清淨還是髒?我們要那個心都是純淨清淨的。


通常水剛一出來時,水都是清淨的,但出來後,我們會感官到外面的東西,然後那水就變色了,所以剛開始是清淨的,當我們感官知覺髒的東西,我們那顆心就變髒了,如果我們感官知覺清淨的東西,那顆心就會變清淨。
(這顆心很難控制,怎麼辦?)

這顆心是無法停止他,只能去降低他,當你這顆不純淨的水管越來越強,你是不能停止他,只能去看什麼原因,譬如一條很大的河,我們去做一個水壩,把河水停住、堵住,通常那很大的河水一定是往下,這時做一個很大的水壩,把水停下來,不再往下,可是水壩會破,這裏破就把這裏修補,那裡破就把那裡修補,破的時候,水會漏,而且又會往下,所以就這裡破這裡補、那裡破那裡補,一直補一直補,到最後就會變成一個很堅強的水壩,水就不再往下流,同樣,我們的心一直往那個方向去,往同一個方向跑,那是很自然的,因為心不是我的,如果心是我的,心就很容易帶回純淨的地方,可是心不是我的,心是無我的,因為這原因,所以心會一直往某個方向去跑。

一個聖者的出家眾,他的心可以停留在純淨的這一邊,一個內心薄弱的出家眾,他的心是停在另外一邊,所以,你要去看,什麼原因讓這個善念的這一邊能提升,能做的只是這樣,不能停止他,我們能做的就是去看,然後去修補它。要如何提升善念這一邊?
就是要去觀照,修觀、常常誦經等等,把智慧的肌肉活耀起來,不要去活躍貪嗔癡的肌肉,你做一點點的觀,就有一點點的活躍,做一點點的正念,就有另外一點點的活躍,做一點就增上一點,同樣那個心,一隻水管分兩支時,你讓一支越來越大支,那另一支就越怎樣呢?到最後就會只剩一支。這只是最初步的,慢慢增上。


(有些人觀空、觀捨心,他做錯事沒有懺悔,而用空、捨心去觀,那觀空、捨心,應要用何心依附在觀上?)
有些人雖然做錯很多事,他還是可以證悟,因為他在觀空、捨心時,他給他的心很適合、適當的位置上是可以的。譬如央覺摩羅,他的罪惡很大,殺了999人,可是他沒有造五逆重罪,他沒有殺他的父母,所以,他仍然可以證悟,他便可以觀空的、空的,沒什麼、沒什麼,消失了、消失了。

又如有個獵人,殺了母鹿、又殺了小鹿,之後很渴,去寺院要水喝,但幾缸的水,他都看不到、摸不到,連師父親手舀水給他也喝不下,讓他懺悔並決定也出家修行,他不睡、很精進,不倒單於是證悟,因為他的心把它依附在好的心上面,所以他才能證悟,他知道錯了,如果知道錯,但一直停在錯誤上,就不會有好的結果。


我們通常沒有犯什麼大事,都是小小事,只要你能把好的心念,不斷依附上去,給自己好的心,心就容易放鬆。為何?因為心的背景顏色通常都是染汙煩惱,所以,我們的定力不會來,智慧也不工作,為何心的背景是染汙煩惱?染汙煩惱的背景是在於我們的思維模式,內心的想法,及對某個主題抓住,譬如:他你我,老是在想這個人怎樣怎樣,老是在想這建築怎樣、這件事怎樣,老是在想,就是那種想法變成染汙煩惱的根基,染汙煩惱變成我們整個心的背景顏色,這時候就是要把空的智慧帶上來,我也是空的,這個人也是空的,身體也是空的,心也是空的,當你能夠不斷的把這種空的智慧依附在你的心上,不斷提起來,定力就會提升起來。原因就是因為所有的染汙煩惱都是那個思維模式為基本原料,如果你現在那些想法、思維模式、思維所緣全部不見,禪修就很容易了。
同樣無常也是這樣,看這個也無常、看那個也無常,看這個東西也消失、看那個東西也是會消失,因為所有的染汙煩惱也是把常見當背景,那種常的見解就是染汙煩惱的基本,這就是佛陀為何常鼓勵我們修無常觀。佛陀有提到功德力,最低的功德力,第一個就是布施,布施給小動物,布施越來越高就是布施給僧團,如果做慈心觀,功德力就高過布施給僧團,如果你修無常觀,又高過其他,所以最高的功德力就是無常,為何呢?因為智慧力有提升了,當你去觀無常的時候,那個對智慧卡住堵塞的地方就會移除。


於南傳佛教開示 2016 年 9 月 21 日